今天是欢迎访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导师风采» 水土保持研究所

李鸣雷

发布日期:2021-08-20   阅读次数:

基本信息

    李鸣雷,男,196710月出生,陕西靖边人,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用菌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生态试验站副站长、陕西省省级科技特派员、中国菌物学会香菇分会理事、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

工作经历

1986年9月-1990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专业读本科,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90年7月-1997年8月:在陕西省农业科学院从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1997年9月-2007年5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从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与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与推广工作;

2002年9月-2007年7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读研究生,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2007年6月-至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从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栽培、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土壤微生物研究与推广工作;

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加拿大农业部温室与作物加工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学研究。

2020年6月-至今:受聘为陕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用菌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生态试验站副站长。

荣誉获奖

1.“食用菌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得2021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陕西主栽食用菌良种选育与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推广”项目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3.“陕西主栽食用菌良种选育与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推广”获得2011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4.“农业废弃物的生物腐解及肥料化资源利用研究”,2004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5.“环境友好型肥料的研制与应用”,2005年获得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6.“渭北旱原利用果树修剪枝条栽培香菇技术推广”, 2005年获得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排名第六。

7. 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和推广应用”,获2008、2009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排名第六;

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2004年获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排名第八。

9. 黑木耳新品种“陕耳1号”1994年获得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0. 一种农业废弃物除臭菌剂及其产品制备方法”,2008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510124576.X ,第一发明人。

科学研究

长期从事食用菌及其栽培技术、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微生物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选育出“陕耳1号”、“陕耳3号”,“渭香1号”﹑“渭香2号”、平菇P101、杏鲍菇JM1以及白灵菇、金针菇、灵芝、毛木耳等食用菌新菌株12个,在陕西、宁夏等地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率先在陕西渭北旱原研究推广利用果树修剪枝条栽培香菇技术,建立了“果树-香菇-有机肥”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为苹果产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宁南山区研究开发利用柠条枝栽培香菇、平菇、羊肚菌等食用菌技术,探索在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发展食用菌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先后赴荷兰、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