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成
基本信息
畜产食品实验室
实验室负责人李志成,男,1966年9月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中国畜产加工研究会会员,兼陕西省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和陕西省优质牛肉加工工程中心副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六产业研究院专家,陕西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是核心期刊《肉类研究》杂志编委,是Food Chemistry,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Food Analytical Methods, 食品科学、食品科技、食品安全检测学报、现代食品科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杂志审稿专家。近年来主持项目16项,获省部级成果奖励6项,获授权专利及软件13项,主编、副主编国家级教材和著作等10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6篇,研发新产品20多种。指导大学生获得国家、省部和校级各类奖励7项,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荣誉10多人次。
主要研究方向
畜产食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保健食品加工原理及功能评价。
学习工作经历
1986.09-1990.06 在西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学习;
1990.07-1999.07,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工作;
1999.08-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07-2014.01 台北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畜牧系,高级访问学者。
荣誉获奖
1. 获得科研教学成果奖
1)“以教材建设为主线,建设’畜产食品工艺学’精品课程”,2005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
2)“奶牛优质高效产业化配套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2011年获农业部科学技术一等奖。
3)“奶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2007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4)“传统中式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及质量控制”,2005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
5)“甲鱼生物加工技术及其在饮品中的作用”,2003年获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6)“谢湾优势农业增产增效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2005年获陕西省科技推广三等奖。
2. 授权专利软件13项,主要包括:
1).“一种复合保鲜剂及其保鲜冷却肉的应用”,发明专利号ZL201710346354.5 (授权日期2020.8. 5) (第一名)
2)“一种山羊乳酪蛋白源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141015247225.7 (授权日期2017.3.15) (第一名)
3)“一种抗疲劳寡肽饼干的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1110053353.4(授权日期2012.9.26)(第一名)
4)“一种非特异性免疫乳的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810150339.4(授权日期2010.12.8) (第一名)
5)“一种富铁黑色牛奶的加工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610105153.8(授权日期2009.12.2)(第一名)
6) “一种菌液稀释器”,国家发明专利号ZL03134579.4(授权日期2006.5.31)(第一名)
7)“一种去除腥味和苦味的甲鱼多肽酒的制作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610042671.X(授权日期2008.12.24)(第三名)
8)“一种甲鱼保健食品的加工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号ZL03114431.4(授权日期2005.10.26)(第四名)
9)“IC50(EC50)计算软件” ,国家审批登记号2009SR044013(审批日期2009.9.30)(第一名) 3.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指导大学生获得国家、省部和校级各类奖励7项,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荣誉10多人次。主要包括:
1)“一种新型多功能寡肽粉及其系列产品综合开发”,2020年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教师二等奖)
2) 《抗疲劳寡肽饼干》,2019年获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赛道校级决赛。(指导教师)
3)“虾香海藻酥”,2012年获全国水产品加工与创意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4)“牛乳新鲜度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2011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指导教师)
5)“果粒酸乳复合食品的研制”,2009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指导教师)
6)“百思特豆制奶酪有限公司” ,2006年获得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指导教师)
7) “戴蕾斯奶酪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指导教师)
科学研究
3. 近年来主持科研项目17项
1)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功能性羊乳粉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子项目(2021ZDLNY02-10),2021.1.1-2023.12.31,
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基于RFID的乳及乳制品监测、控制及追溯体系构建与示范”(2012BAD12B06),2012.1.1-2016.12.31。
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新型乳制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 (2012BAD12B07),2012.1.1-2016.12.31。
4)“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物流水产品和肉类绿色防腐与安全保鲜技术综合示范 (2015BAD16B08),2015-2018。
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新型乳制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2006BAD04A11),2006.1.1-2011.12.31。
6)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课题“特色乳制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11KTCL02-11),2011-2013。
7)科技部攻关计划“西部开发”重大项目,“功能性羊奶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2003BA901A19)课题3个-“强化性免疫羊奶加工机理及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新型羊奶粉及其深加制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多肽活性羊奶制品工业化生产技术”,2005-2008。
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山羊乳酪蛋白源抗菌肽结构、特性及其功能评价”(QN2011070),2011-2014。
9)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活性肽乳基料关键加工技术研究(2011K01 -04),2011-2012。
10)杨凌示范区科技计划项目,山羊乳源抗菌肽加工及其在牛肉保鲜中的应用(2016NY-30),2016-2018。
11)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课题,特色乳制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11KTCL02-11),2011-2013。
12)西安市科技局项目,牛乳酪蛋白胰脂肪酶抑制肽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193037YF025NS025),2019-2021。
13)校企合作项目,基于GC-MS的冰箱食品存储气味检测技术研究,2013-2015。
14)校企合作项目,基于中草药的安全畜禽产品研究与开发术研究,2017-2020。
15)校企合作项目,富硒饲料作物及富硒畜禽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研究,2020-2023。
16)校企合作项目,盒装羊血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19-2020。
17)校企合作项目,半干肉制品研究与开发,2019-2022。
4.发表科研论文情况
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16篇。
1) Qi Y., Zhang H., Liang S, Chen J., Yan X., Duan Z., Zhou D., Li Z*. Evaluation of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the functional beverage containing active peptides, menthol and eleutheroside and Investigation of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n mice. Food Technol Biotech, 2020,58(3):295-302. (SCI)
2) Chang S., Yin C., Liang S., Lu M., Wang P. and Li Z. Confirmation of brand identification in infant formulas by using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ingerprints. Anal. Methods, 2020, 12: 2469–2475(SCI)
3) Gao P., Shi B., Li Z.*, Wang P., Yin C., Yin Y., Zan L.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fant formula fingerprints by RP-HPLC, Food Anal. Methods , 2018 11: 23-33. (SCI)
4) Sun Y., Fu M., Li Z.*, Peng X. Evaluation of freshness in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released from pork by HS-SPME-GC-MS. Food Anal. Methods 2018, 11(5):1321-1329. (SCI)
5) Li Z.*, Li W., Gao P., Hu Y., Zan L. Influence of Milk and Milk-Born Active Peptide Addition on Textural 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of Noodle. Journal of Texture Studies . 2017, 48(1): 23–30. (SCI)
6) Gao P., Li J., Li Z.*, Hao J., and Zan L.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lk fingerprint by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 2016,99(12):9493-9501. (SCI).
7) Gao P., Li Z.*, Zan L., Yue T., Shi B. Anon-protein nitrogen index for discriminating raw milk protein adulteration vi Athe Kjeldahl method. Analytical Methods , 2015,21(7): 9166-9170. (SCI)
8) Li Z.*, Jiang A., Yue T., Wang J., Wang Y., Su J.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Five Novel Antioxidant Peptides from Goat Milk Casein Hydrolysates.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 2013, 96(7):4242-4251. (SCI)
9) Wang P., He B., Li Z.* Tian N., M AL. Effect of Biological Preservative on Preservation of Chilled Pork.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19(11):199-207. (EI)
10) Li Z., Liu S., Zheng X., Fu M., Wang R., Hao J. Effects of milk (milk active peptide)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quality of bread.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4,30(7):199-204. (EI)
11) Li Z., Su J., Ren J., Hao J., Fu M. Purification and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derived from goat milk casein.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4,14(7):214-223. (EI)
12) Zheng X., Li Z.*, Tong W., Xiong Qi., Su J., Ren J. Effect of ultrahigh pressure treatment on ripening period of Feta cheese.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3,13(3):26-34. (EI)
13) Fu M., Li Z.*, Zhang J., Yue T., Bai., Hu H. Relationship research for freshness of eggs and its volatile components.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6,16(1):237-244. (EI)
14) Li Z.*, Fu M., Yue T., Bai L., Li M., Hu H. Research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at meat freshness and it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y HS-SPME–GC-MS. Moder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31(9):301-308. (EI)
15) He B., Chang Q., Shi Y., Wang P., Li Z.*, Zan L. Optimization of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antioxidant analysis of wolfberry milk peptide wine. Food Science , 2017,38(16):173-177. (EI)
16) Huang M., Shi Z., Li Z.*, Xi AX., Sun Y. Effect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derived milk with compound biological preservative on shelf life of chilled beef. Food Science , 2018,39(23):212-220. (EI)
5. 出版著作情况
副主编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4部,参编教材及著作6部。
1)李志成副主编,食品原料学(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教育部精品教材)
2)李志成副主编,畜产食品加工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李志成副主编,水产食品加工学,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1.
4)李志成第一副主编,食品原料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5) 李志成参编,高档牛肉生产技术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6)李志成参编,水产品加工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7)李志成参编,牛生产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8)李志成参编,畜产食品工艺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9)李志成参编,畜产品加工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0)李志成参编,食品杀菌新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教学研究
6.主持教学改革项目3项,参与3项
1)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食品类工艺学课程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主持,2013-2015.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畜产食品工艺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主持,2013-2014.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食品原料学》实验课程建设,主持,2019-2019.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食品工艺学教学实习改革与实践,参加,2011-2013。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畜产食品工艺学》双语示范课程建设,参加,2004-2005。
6)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畜产食品工艺学》精品课程建设,参加,2004-2005。
7.发表教改论文6篇
1)食品类工艺学课程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调查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29(9):33-35.(核心B类).(第一作者)。
2)食品类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 (11):83-85. (第一作者)
3)食品工艺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35):22132-22134. (第一作者)
4)“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实操能力塑造中的作用与实践.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9):13-15. (第二作者)
5)基于案例教学的食品工程硕士实操技能培养的教改探析. 教育教学论坛,2017,39(9):136-138. (第二作者)
6)食品工艺学教学实习改革与实践.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6):12-14. (第三作者)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邮编:712100
学院办公室电话(传真):029-87092486
Email:957976900@qq.com;lzc20000@163.com